序:她们是我们身边一支名副其实的娘子军,她们用属于科技女性的巾帼女儿心,守护着一份特殊的事业。青春、热情、成长、归属感、坚守,每个字眼都蕴含着人生的无限美好,而所有的这些,她们在这个小小的团队中都找到了。因为有彼此,因为有一起相扶走过的路,相信当她们每每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会更懂得这个团队的意义。
青春
我是 航天产品部可靠性团队的 何珍珍
很庆幸
能够加入到一个
团结和睦的团队,
近两年的航天工作
让我感受到中国航天人
脚踏实地,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迎难而上,
艰苦奋斗的家国情怀。
在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感受到了可靠性团队
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
这里
有对我们关怀备至的导师,
有友好和谐的同事,
工作时间
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工作之外
我们是相互关心的好姐妹。
可靠性团队成员的
努力、野心、青春,
对于姑娘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不只是
年少气盛无所释放的斗志,
它更像是
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只属于姑娘的生活态度,
我们将
继续前行,永不言弃,
越勇敢,越青春!
团队于我 是青春。
成长
我 是航天产品部可靠性团队的 李琼
两年之前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
我怀着憧憬 加入了航天产品部 可靠性团队
作为 运载长五长六项目 与星载项目的 元器件师及可靠性师
在这份工作中 我通过实践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也在无数次仰望星空时 体会到航天人的自豪
从一个新人 到现在可以独立完成项目
这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更离不开 师傅和师姐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还记得在某项目中 师傅带着我 周末加班审元器件清单
那是一段非常累的日子 也是我成长最快的日子
看着这个项目 从波折中完成 也倍感欣慰和自豪
我想 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向前走吧 管它山高路远
团队于我 是成长
热情
我是航天产品部 可靠性团队的 郑晓燕
三年前的烟花三月 我来到本所
刚刚走出军工院校的我 带着一腔航天报国的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但是 现实并不是想象
各种各样从未遇见过的问题 接踵而至
书本变得苍白 我迷失在书本通往现实的途中
我开始胆怯 开始害怕 甚至逃避
幸好
身边的高老师 师姐 师妹们
用她们的经验 以及包容心
一直帮助着我 支持着我
因为有你们 我不在彷徨 敢于直面问题
让我从一个理论者 成为一个可以自主工作的 实践者
为我们的团队 增添一份绵薄之力
可靠性团队在摸索中成长 曾经的失败 都是成功的养分
成功 就是从失败到失败 也依然不改热情
未来 我们这个小家庭
仍会以满腔的热情 圆满地完成所有任务
团队于我 是热情
归属感
我 是航天产品部可靠性团队的 马莹
我做过 运载和星载项目的 可靠性 和元器件保证工作
这份工作 既能发挥我的所学
也让我汲取了 更多新鲜的养分
更让我感受到了 作为航天人的 使命感
我们可靠性团队 是一个温暖的 小集体
在这里
有关心帮助我们的 师傅
有相互关照扶持的 师妹
我们 虽然人数少
但却是一只 小而精 的团队
这也促进了 我们平时工作中和生活上的 交流
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让我找了到集体的 归属感
鲜花盛开绽放的时刻 最值得欣赏
要在美好的时候 创造出美好的东西
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团队于我,是归属感!
坚守
我 是航天产品部可靠性团队的 高海英
2003年深秋
作为我所
首台采用通用处理器平台的
箭载计算机地面测试系统
主管设计师的我,
深入大漠深处
执行发射任务,
在长二丁遥四火箭发射任务成功的时刻,
我
首次感受到了
参与航天事业的
自豪感和使命感。
因部门航天业务发展的需要,
我逐渐从航天产品研制
转向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和元器件保证工作。
对于我,
这是一个
陌生的领域,
是机遇
亦是挑战,
在开展工作的同时
我深深感到
在可靠性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
为了能更好开展工作,
在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协助下,
我依托吸收的可靠性专业毕业生,
组建了航天产品部可靠性团队。
从单机研制
到可靠性和元器件保证;
从一个人
到五个人的专业团队,
我收获的
是对航天工作严慎细实的
全新认识和全面把握。
尽管
我们的团队成员
清一色为女性同胞,
可我们的能量
丝毫不逊于男同胞,
我们工作的动力和信念
来自于
对这份航天工作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团队于我 是坚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愿继续坚守岗位,砥砺奋进,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不仅要做祖国航天事业成就的欢呼者,更要成为推动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亲历者!
所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