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她故事她力量

来源:默认部门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3日      浏览次数:           

  序:在她的耳朵里,产品通过共振频率点时振动台共振的啸叫是最美的旋律,正是这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和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严谨细实,滋养着一位科技女性的心灵,成就了她无怨无悔的事业心,全心守护着祖国的航天事业,一往无前。

  大家好,我是丁慧敏,来自3377体育工程设计部,是一名结构设计师,目前主要负责我们所宇航箭载产品和星载产品的结构设计。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我感到万分荣幸。

  

  我从2002年入所后一直从事结构设计工作,2010年开始做宇航产品,这张照片是我设计的一些箭载计算机产品。我们结构设计专业是硬件设计的最后端,主要工作是让计算机里的各个模块有序组装起来并能承受各种恶劣的环境应力,是一个将各方面技术要求付诸现实的工程化和实体化的过程。用机箱进行承载和守护,以平凡的工作为航天助力,责任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结构设计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细致活,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小处着眼,落实于小处。航天产品的严慎细实,体现在结构设计上,需要设计师具有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放过每一个技术细节,对图纸上的每一个尺寸、产品上的每一颗螺钉、试验里的每一个曲线都要仔细推敲,尽管日常工作琐碎平凡,但再平凡的事,重复了无数次也就成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情之所系,无怨无悔。

  这张图片是卫星管控机,我们知道,星载计算机所处的环境是没有空气的,计算机内芯片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传导方式先导到模块盒,再通过模块盒和卫星散热平台接触才能发散掉。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在模块盒上设计一个凸台,让芯片和散热凸台接触进行传导散热。不同的芯片对应的高度不同,同一个芯片本身也有外形公差和焊接公差,如果凸台高度低了,就没法接触到芯片散热,但要是凸台高度高了,又会产生压力把芯片压坏,所以凸台高度是一个关键尺寸,且每批次都不一样。于是每生产一种模块,都需要在印制板焊接完成后去实际测量芯片的高度,根据芯片高度来确定散热凸台高度,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既能散热又不会压坏芯片。这里厚厚的一本就是这些年的高度测量原始记录,各种模块、各种芯片都有。

  这张图片是某电子程配,从结构设计的角度看,它比较重,差不多是我们以前产品的两倍,另外火箭的振动试验量级也与时俱进进行了更新,振动量级比以前也差不多大了两倍左右,这样原先用于老产品的减振器不再适用于新产品,需要重新进行选型。能用在箭载型号产品上的减振器,绝对不是简单的只要能减振就行了,需要经过各种试验验证。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减振性能,我们根据产品重量和振动量级拿到三种样品,做了很多工况下的对比试验,最后综合取舍确定了一种;接下来又开始做减震器的耐振试验,考虑到产品运输时的安装状态,把产品挂起来去振,每个方向用验收试验量级连续振四个小时,振时看减振曲线是否有偏移,振后观察减振器是否有磨损,这一轮试验完美通过。再接下来要考察减振器在高低温的情况下是否性能依旧,这个试验一共持续了好几天,每个方向高温半小时低温半小时交替振动,每个方向做8个循环,最终测试数据表明,高低温下减振曲线正常,长时间振动减振器磨损也不严重。这里是试验过程中的一部分试验曲线,整个选型摸底试验这些曲线大概有好几百张吧,目前新产品初样机已经通过了所有试验顺利转阶段准备今年首飞。

  大家都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诠释从事航天工作的心情,工作这么多年我深有体会。每一台星载计算机的振动试验我都会全程参与,不论安排在晚上还是周末、所内还是外协,除了处理一些正常试验要处理的工作,大部分时候我喜欢站在振动台前,噪音多大也不带耳机,还习惯把手放在振动台台面或者产品上,看着正弦振动开始时大位移晃得眼花然后到一个频率点突然变得平静,听着产品通过共振频率点时振动台的啸叫,手上感受着随机振动时量级一点点加上来后产品无规律的震颤,那个时刻,我觉得我和我的产品是融为一体的,我感受并守护着我的产品,而我的产品也在我的陪伴下成为了计算机抵抗恶劣环境的坚强护盾。情系结构,助力航天,2019年,不管面对何种困境,我都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所妇委